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中共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委员会关于市委第五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发布部门: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发布时间:2022-01-21 12:51:27浏览次数:9749次

            根据市委和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2021年4月6日至6月5日,市委第五巡察组对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党委进行了巡察整改落实“回头看”以及落实深化园区改革情况专项检查。9月7日,市委巡察组向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思想认识,统筹抓好巡察整改落实工作
            (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察整改落实工作。2021年9月7日,片区党委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市委第五巡察组集中反馈会议精神,部署落实市委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提出的落实深化园区改革监督检查七个方面16个问题和巡察整改落实“回头看”2个长期整改问题,片区党委审议了《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党委关于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制定了《巡察整改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表》,明确整改时限、主责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组织召开领导班子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片区党委副书记、片区管委会主任刘爱民同志代表党委班子作对照检查报告,全体班子成员逐个作对照检查,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检视巡察反馈意见,全面落实整改方案,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市委第五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由刘爱民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并负总责,管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管委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各负其责组织抓好巡察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由各部门业务骨干抽调组成,主要负责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的综合协调、跟踪调度、督促检查等工作。
            (三)健全工作机制,抓好巡察整改落实工作。按照市委巡察整改工作要求,片区党委采取区级综合协调、整改小组联席会议、联络员报告、工作落实跟踪调度“四个机制”,形成全域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在任务摆布上,采取区级综合协调机制,协调安排、编制整改工作台帐,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时限、验收标准。在工作推进上,采取整改小组联席会议机制,及时指导整改工作,确保各项整改措施符合工作要求。在情况反馈上,采取联络员报告机制,各联络员及时上报整改动态和各类问题。在整改落实上,采取工作落实跟踪调度机制,向党委主要领导,片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跟踪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二、压实整改责任,力争全面完成巡察整改任务
            1.“同步推进组织建设有短板。从2020年9月园区改革至今,党委、纪委及基层组织架构未及时理顺”的问题。
            (1)2021年6月2日召开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片区党委、纪委班子成员。
            (2)成立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非公综合党委,片区15家规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和11家国有企业党组织隶属非公综合党委管理。
            (3)机关各党支部成立党员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选举筹备工作,按时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支部委员会,2021年9月末,各支部全部完成选举工作。
            2.“改革政策宣传不到位。从调查问卷看,57%的人对改革政策有所了解,3%的人了解较少或者不了解”的问题。
            (1)2020年9月16日,召开片区改革全体干部动员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市委、新区党工委会议和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片区党委、管委会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市委《关于在金普新区园区开展法定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大委办发﹝2020﹞35号)文件和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园区改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新区党工委李鹏宇书记在全区园区法定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用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党员干部对片区体制机制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2020年9月16日,组织面向全体干部职工的改革专题政策宣讲,将改革的目的、意义、途径和政策细节讲深讲透。
            (3)2020年9月—2021年3月,对不参加法定机构改革的人员在进行身份甄别的基础上,配合新区组织部进行思想动员和妥善安置,大连自贸片区改革在全市第一个启动,第一个完成,改革期间始终保持稳定。
            (4)机构改革后出台的各项制度、政策,每次均征求各个部门、全体人员的意见建议,再经过充分讨论、修改后,报请党委会批准颁布实施。
            (5)建立大连自贸片区微信工作群交流机制。围绕贯彻各级园区改革指示精神、对标上海临港促发展、抓实园区立法和赋权、深化法定机构改革、提升制度创新水平和招商引资经验等园区改革重点内容,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轮流在微信工作群发布改革信息、分享工作建议,营造“人人谈改革”的浓厚氛围。
            3.“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细则、专项奖励办法、末位淘汰办法等相关制度还未制定出台”的问题。
            (1)《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细则》《专项奖励办法》已正式发文。
            (2)《末位淘汰办法》已征求片区各部门及党委管委会领导意见,并结合新出台的绩效考核系列办法进行修订,待片区党委会讨论通过后颁布实施。
            4.“填空式招商仍有差距。园区改革后,没有完全针对产业链重点企业目录开展精准对接、敲门招商工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频次不均衡,2020年9月以来,虽然开展了270余次‘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1)已签约落地大连创为氢能电机、中石化“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大连医嘉医疗健康产业园、博澳精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多个氢能、医疗、新能源汽车相关有影响力的项目。
            (2)2021年下半年,多次组织招商人员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6月29日—7月3日,赴成都参加跨境电商培训班,并考察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7月20日—25日,赴海南参加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和开放型园区协同联动发展专题研修班培训,调研参观海口市江东新区、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海口综合保税区;10月18—19日,赴北京考察北京永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拜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学习生物医药产业知识,推进创新产业项目洽谈。
            (3)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区已批准设立了2家招商引荐机构,现已引入企业60余家,预计每年新引入企业不少于100家。
            (4)以金普新区考核办法及2021年1—10月金普新区通报和11月预计数为依据,已完成储备项目131.7个(全年任务80个),签约项目50个(全年任务50个),落地项目37个(全年任务35个),省外内资75.9亿元(全年任务75亿元),省内内资53.7亿元(全年任务20亿元),外资进资预计全年完成1亿美元任务。
            5.“引领性大项目少。园区改革以来新签约项目25个,仅有8个项目落地,且产业链长、贡献率高的大项目较少。虽然园区已引进氢能产业项目,并以氢能产业园方式进行布局,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在产业的发展规模、引领和带动性上仍有差距”的问题。
            (1)以2021年1—10月金普新区通报和11月预计数为依据,已完成签约项目50个;落地项目37个,其中包括华录数字能源北方(大连)产业基地项目、波兰玛弗罗零部件大连新工厂项目、国创氢能氢燃料电池项目、大连医嘉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等多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项目。
            (2)2021年11月,搭建项目线上管理系统“项目作战室”,实现了项目线上统筹、线上调度、线上评级、线上考核等功能,促进了片区数字化招商水平,提升了项目推进效率。
            (3)为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风口”,培育壮大“新字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大连片区高质量发展,于2021年8月出台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产业创新特区政策。
            (4)引进氢能产品研发实验中心项目、国创氢能氢燃料电池项目、大连创为氢能电机项目,填补了氢能产业链空白,丰富了氢能研发、设备生产、检测等环节。
            (5)和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合作,落地了氢能产品研发实验中心项目,该中心将聚焦涉氢产品部件的检验检测和技术研发,为我区氢能产业储运环节的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和辽港集团合作,落地了托克辽港国际贸易项目,依托托克集团和辽港集团母公司招商局集团的巨大影响力,该项目将大力提升大连自贸片区在油气贸易产业方面的发展能级,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6.“产学研用平台建设还有差距。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项目数量不多、产业范围有限,目前仅与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锅检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产业范围局限于氢能、医疗和冷链方面”的问题。
            (1)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国创基金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大连自贸片区注册。该公司将以燃料电池为核心,通过自主研发、产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关键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企业,对培育壮大金普新区氢能产业集群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大连市乃至辽宁省的氢能示范应用工程建设也具有积极带动作用。
            (2)与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成立创新创业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展科技研发类项目招商引资、非占地项目承载、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科研项目研发孵化等业务。积极引导在连高校校友开办科技企业在大连自贸片区注册,推动如纳米技术研究院、圣康生物医药、多闻车载软件信息科技、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装备等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落户大连自贸片区。
            (3)与大连干细胞与精准医疗创新研究院共建“大连干细胞与中医药协同创新示范中心”,依托干细胞与精准医疗创新研究院技术,建设符合GMP标准的大连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综合中试基地,重点打造细胞产品中试、中药产品中试、药械产品中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四大平台。
            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2020年末,保税区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5%,产值和税收额分别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及税收额的21.2%、24.2%”的问题。
            (1)编制大连自贸片区“十四五”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编制《大连自贸片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健康医疗等八大产业,建立产业链专班,施行“链长”责任制,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编制《大连自贸片区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新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2)编制氢能产业规划,明确大连自贸片区“一港、一园、一区”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成立氢能产业发展专班,统筹全区氢能产业项目谋划、重大项目推进、园区建设、示范应用等工作。目前,国创氢能燃料电池、洺源科技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创为氢能汽车牵引电机、氢能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等项目已经在园区落地,氢能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3)编制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重点发展以细胞产业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目前,大连干细胞与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医嘉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等已落地。
            (4)出台《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政策评审管理办法》《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特区创新载体补助资金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以实现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创新高地取得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建设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先进装备制造4个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以高水平产业创新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5)开展产业创新特区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围绕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投资126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正式签约,包括华润置地智慧生命科学园项目、中石化风电光伏发电制氢项目、华录数字能源北方产业基地项目等具备关键核心技术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产业项目,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合作项目、中国人民保险合作项目等金融类项目。
            (6)截至2021年11月新增入库战略新兴产业企业5家,保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合计16家,占规上工业总企业数量的10.8%,预计2021年规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2.4%。
            8.“支持科技创新主体发展不到位。2020年以来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数量偏少,2020年瞪羚企业仅有3家,无独角兽企业”的问题。
            (1)本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大连自贸片区积极探索政企互动新模式,组织了19期改革创新及企业发展沙龙。从科技孵化平台赋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借助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等企业急需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与政府间有效的交流平台、便捷的融资方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业生产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出台《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政策评审管理办法》《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特区创新载体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基本完整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给予政策扶持,为科技创新主体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3)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平台化大企业”四大梯度培育计划,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全覆盖的培育体系。2021年,创为电机的大型矿山车用直驱电动轮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称号;嘉祥科技、好友装饰材料、洺源科技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创为电机、中集特种物流装备获得省级“小巨人”称号,金宝至电子、中集特种物流装备获得国家级“小巨人”称号;2021年中集特种物流装备被评为瞪羚企业;同时,经长城战略研究所评估,国创氢能目前已具备申报种子独角兽企业资格。
            9.“制度创新有差距。与先进自贸片区相比,围绕一个产业领域的集成性、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不多,推出‘进境粮食全流程监管’举措后,深化创新力度不够,没能持续放大创新的乘数效应,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快速发展。首创性的制度创新不少,但与先进片区相比,缺乏牵动性强的制度创新,以高水平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1)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与北良港海关、北良公司已经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北良港区改革发展、建设东北亚粮食中心港;《大连自贸片区深化粮食贸易物流便利化 构建“东北亚粮食中心港”发展战略及政策体系研究》课题项目进入公开招标程序,在大连市政府采购网挂网公告;推出“物联网+汽车衡”重量鉴定创新,实现进出口大宗散货重量鉴定的智能化远程实时数据传送、衡器作弊预警、车牌自动识别、衡器健康监控和大数据管理及分析。
            (2)大连自贸片区率先在国内海关监管场所正式开展海外矿山铁矿石“保税筛分+国际中转”业务新模式;在“保税混矿”及升级版“多国别、多矿种”作业基础上,推出进境矿石全流程智能监管创新,实现对进境铁矿石水尺检测、放射性监测、货物装卸、货物查验、混矿作业、堆场存储、衡器计重、口岸放行等全流程无感智能监管;在全国首单原油线上定价交易的基础上,完善原油市场化定价机制,推动原油市场化销售改革,为构建市场化购销体系助力。
            (3)结合大连片区产业发展实际,截至2021年11月一共推出了75项市场主体反映好、实操性强、风险可控且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其中“出港边检‘零送单’”“ 进口货物‘目的地检查’(云眼查)新模式”“‘三互一协同’应急监管新模式”等15项创新案例报送第五批省内借鉴推广制度创新实践案例。
            (4)截至2021年11月,片区共举办19期改革创新与企业发展沙龙,分别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建筑业健康发展”“粮食贸易物流便利化”“油品产业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等企业关注的议题,与企业进行深入座谈。如“建筑领域检证难题”“登记入口及标准不统一”“法院诉调、保全阶段周期过长”等问题已在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努力下取得巨大进展。
            (5)2021年8月,《大连自贸片区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正式发布并实施,围绕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给予一系列支持奖励政策,大力培育、催生、发展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新型产业体系。
            10.“综合服务水平不高。园区基础设施规划不足,相对独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有待修改完善,保税区、填海区等公共空间规划利用不科学,停车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需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监控设备老旧、部分标线缺失以及卡口设备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度不高”的问题。
            (1)已完成保税区、填海区、出口加工区A区、大窑湾北岸、汽车产业园区、亮甲店工业区共60平方公里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形成汽车产业园区电力专项规划研究报告;待市政基础设施纳入新区统一管理,我区做好配合工作。
            (2)已完成保税区填海区公共绿化空间专项研究、保税区停车设施专项研究、保税区填海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专项研究,先后进行10余次现场调研,对保税区填海区约7.8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摸底调查。共梳理出可建设健身步道长度7.2公里,公共绿化活动场地5处;提出新增集中停车空间4处,可利用临时路边停车带40多条,可提供停车泊位约4300个;充分考虑轨道站点、商务区、主要节点等因素,利用现有停车场及街旁空地,提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选址50多处。
            (3)目前已完成12处5G基站的市电引入困难、天面改造困难等疑难站址的改造工作,填海区、保税区围网内共新建5处5G基站发射塔,敷设覆盖面8平方公里。5G基站新建、原有基站改建工作正在按大连市、金普新区5G规划逐步推进。
            (4)围绕老保税区1.92平方公里,先后进行6次现场调研,完成老保税区企业搬迁意愿摸底调查工作,除国有资产项目、学校及空地、非国资写字楼项目,自由土地项目共83个,其中,有动迁意愿的企业19个,总面积34.72万平方米;无动迁意愿企业64个,总面积65.11万平方米。已完成老保税区城市升级实施方案的编制,待征求各部门意见报管委会批准后实施。完成“海关监控、围网系统维修”“出口加工区A区办公楼、卡口、查验场地等维修改造与环境整治”“海关信息系统”等升级改造工程,共计15项。完成出口加工区A区围网、边石维修改造、综保区道路标线施划等工程,共计4项。
            11.“权力清单更新不及时。2020年10月,保税区申请赋权1580项,上级实际赋权1534项,截至巡察时,没有按照已赋权事项更新和在网上公开权力清单”的问题。
            (1)及时更新赋权事项。依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下放调整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大政发〔2021〕3号)取消、承接和调整的行政职权事项目录,共计316项,其中取消38项,调整管理方式81项,承接194项,增加3项。
            (2)制定权力清单,确保合理规范。依据调整后的事项,制定权力清单,及时更新,确保权力清单准确、规范,内容包括职权类型、职权编码、职权名称、职权依据、实施部门(责任主体)、承办机构、工作对象、责任事项及依据等。
            (3)发布权力清单。强化权力公开逐项对照权力清单,集中在大连市政务服务网站公开,及时更新工作动态,方便企业获取和监督,保障政务信息公开,让审批行为全过程透明。
            (4)指派专员,更新维护。指定一位专职权责清单调整负责人,负责系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需要进行事项调整的情况,及时更新调整。
            12.“服务企业有短板。巡察期间,对驻区39户企业就‘放管服’‘一网通办’等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仍有10.26%的被调查企业提出‘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咨询电话不容易打通、政策解析不细、政策制度需要更透明’等建议”的问题。
            (1)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重构政务服务模式,首创推出“经营资格综合凭证”行政审批制度,自该制度推出以来,共计为企业办理凭证385件,包含许可880余件;全面推行数字化审批,完成高频事项的无纸化和要件免提交,2021年9月上线以来,通过“极简化”准营审批,依申请为企业发放经营许可证22张,提升集成化服务效能,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改进管理方式,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做好改革创新环境下的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壮大VIP队伍,增设VIP专员7名,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全方位咨询导办、全过程领办、全程帮办的优质专业服务;成立以来,片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4万多户,是获批前的5.2倍,新增外资企业1196家,增长2.83倍。三是提升服务档次,进一步提升场地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各功能区优化整合;完善各类咨询制度,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回音”;开展“7×24小时审批”,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24小时无间断审批受理4500余件,最大程度提升企业办事便捷指数,切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2)畅通企业咨询渠道。一是对片区10个职能部门及7个派驻机构的业务咨询电话进行抽查,对于业务量较大的咨询电话,增加分机,提高接线效率;二是设置咨询电话专员,要求对外咨询电话有专员值守;三是及时更新对外咨询电话,确保号码正确。
            (3)加强政策解析,公开发布政策制度。一是设置政策专区,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政策信息查阅区,摆放信息公开条例、惠企政策汇编、便企服务手册等材料,张贴审批服务事项海报及与企业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和公示公告。二是建立信息专栏,政策信息主动公开查询区,企业可登录自贸区门户网站政策法规、政策解读模块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政务动态、办事指南及信用信息。三是开设热线专区,由专员负责企业来电咨询、解释、答疑等政务服务方面工作。四是2021年以来连续举办19期沙龙、5期讲堂,共邀请285余家企业,450余人次,开展主题座谈交流,集思广益、问策于企。
            13.“鼓励企业处置自有闲置资产办法不多。保税区现有企业停产停工楼宇、厂房17栋,用地规模约11.45公顷。保税区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改造闲置厂房或引导外部资金和优势项目以收购、合作等形式解决企业闲置资产的问题”的问题。
            (1)连通达物流供应链管理(大连)有限公司、一汽大连(通商)有限公司、大连弘圆东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大连京迅递供应链有限公司、大连钧澄农产品有限公司等,以租赁房产的方式落户片区生产经营。
            (2)大连自贸片区关于鼓励闲置厂房盘活的实施办法已编制完成,并经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已正式出台。
            (3)为促进闲置厂房、楼宇盘活,已将片区闲置楼宇厂房信息录入金普新区招商载体云平台,同时正在进行线上产业投资地图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
            (4)引入华润置地开展合作,对区内停产停工的楼宇、厂房等开展城市更新,促进优势项目入驻,解决闲置资产问题。
            三、建立长效机制,以常抓不懈劲头巩固整改成果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市委胡玉亭书记关于巡察整改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系列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注重把整改具体问题与普遍性问题相结合,把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相结合,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以巡促改、以巡促防、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不断巩固和扩大巡察整改成果。
            (一)切实担负主体责任。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在带头落实整改工作的同时,把整改责任传导给班子成员,传导给各级党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动认领责任,落实分管领域的整改任务。
            (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巡察成果综合运用,以整改问题为契机,建立完善专项调度、限时整改、跟踪督查、定期通报、整改问责等制度和机制,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台账,开展集中专项整治,确保每个问题整改到位、落到实处。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纳入重点台账,深刻剖析各类问题产生的根源,补齐短板、堵塞漏洞,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决防止和杜绝各类问题反弹回潮,持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巩固整改成果,
            (三)强化巡察整改日常监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以及各项工作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对巡察组提出的反馈意见,按照要求报送阶段性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工作有条不紊。同时,纪检监督部门将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组织部门将巡察整改落实与日常了解干部情况结合起来,把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干部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加快建设人才聚集高地。始终把人才当作开放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当作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自由贸易港探索的基本目标,通过政策引才、环境留才、产业用才,大胆创新用人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发展活力。把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营造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的改革氛围。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自由贸易港探索注入不竭动能。
            (五)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工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聚焦主业,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对标上海临港新片区,紧盯海南自由贸易港,继续发挥融入RCEP、深耕“一带一路”的先行优势,依托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叠加机遇,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紧密对接、具有大连特色、更加成熟的“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
            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党委将以巡察整改工作为重要契机,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自觉,把整改落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确保把每一个问题都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不留后遗症,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久久为功的韧劲,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好巡察整改工作,并与当前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产业创新特区建设、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巡察整改工作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片区在巡察整改中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新区“一地一极三区”和大连“两先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411-87302951;电子邮箱: bsqdcs@126.com。




                                                                                     中共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委员会
                                                                                                             2022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