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大连自贸片区推出企业年报“分类分时分条线”管理服务新举措
    发布部门: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发布时间:2023-09-15 21:59:28浏览次数:7639次

            为在市场主体年报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企业,大连自贸片区充分依托数字化监管手段建立了“分类分时分条线”,统筹实施的年报管理服务新举措,为信用监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字新动能。
            一、 主要做法
            1、建立市场主体精准分类机制
            根据市场主体成立时间、近三年年报完成时间、信用等相关数据,将企业分类设置为新设类、积极申报类、缓慢申报类、重点服务类及异常清退类,进行分类施策。
            2、提供监管部门分时提醒服务
            结合市场主体年报类型分类结果,制定不同服务策略,设置不同短信提醒发送频次,做到按类施策、按需帮扶,确保年报工作提速增质,推动市场主体逐渐形成定期年报习惯。对新设类企业,按月提醒并针对性发送年报常识及逾期惩罚提示,提升新设主体年报主体意识;对于积极申报类市场主体,结合其历年报送日期或者大中型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编制进度合理确定年报提醒服务时间;对于缓慢申报类市场主体,结合市场监管各业务条线日常监管工作,以约谈、动态提醒等方式督促其尽早、按时年报;对于重点服务类市场主体,通过提供年报培训、咨询服务、高频提醒等方式帮助其确定合理的年报时间,引导其错峰年报;对于异常清退类市场主体,引导其主动办理注销或者开展清理吊销。

            3、强化分条线协同推进年报工作
            针对存量企业,立足信用监管业务,与休眠企业清理工作有效衔接,通过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有效清理应年报市场主体基数,切实提高市场主体质量和年报工作效率;针对增量企业,在登记注册端提示企业年报工作重要性,强化新注册企业年报意识。同时结合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检查,重要时点专项行动等工作同步开展年报宣传、提醒服务,协同推进年报工作。
            二.实践效果
            1、提升了服务满意度
            在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互联网+监管”系统为年报精细化管理提供全量数据支撑基础上,通过片区协同办公系统搭建年报监管模块,设置基础数据库、信息提醒服务功能。在基础数据库中对企业实施精准分类、实时监测。依据分类及监测结果,通过与片区企业端微信服务号互联互通,分时段、点对点为市场主体提供多维度自动化信息提醒服务,实现年报提醒消息精准送达,减少反复打扰,提升了年报服务满意度。
            2、 实现了精准化管理
            为方便监管部门实时掌握年报工作进度等情况,系统设有定时发送和统计功能,每周固定时间,通过微信向局领导、分管负责人、监管人员固定发送年报实时完成及上年同期情况。同时,系统采用定时提醒与动态预警相结合模式,当企业年报公示率低于上年同期时,系统将自动发送动态预警信息,监管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针对性落实推进措施,实现了管理精准化。

            3、提升了年报效率
            通过建立市场主体精准分类机制和提供监管部门分时提醒服务,有效提升了年报工作效率。在市场主体每年递增10%以上的情况下,近三年年报率均超过了90%。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在提升年报速度的同时,着力在提高年报数据质量上下功夫,强化各类监管数据信息关联比对,建立年报数据分析功能模块,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不断加大各类监管数据归集的力度,为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文字:孙新志、梁军、吕胜男
            图片: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