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6月,我市15个园区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0.54亿元,占比全市GDP总量41.07%,同比增长9.3%,分别高于全省、全市3.7和3.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增速超过9%。园区对于全市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园区各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园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比全市62.01%,同比增长18.31%,形成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引领的高质量投资,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园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860.04亿元,占全市78.66%,其中进口总额1174.71亿元,出口685.34亿元,以机电产品、集成电路、原油、农产品等贸易为代表,是城市对外经济交互的重要窗口;利用外资金额7.47亿美元,占比全市利用外资金额的96.06%,同比去年增长409.61%,外资利用水平、利用质量稳步提高,有效提振外商预期及投资信心;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4个、500万以上新签约产业项目374个,重大项目有序落地;园区常务副主任以上“走出去”次数246次,同比增长69.66%;“请进来”省(境)外企业1218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1.53%;新增企业9107家,同比增长4.23%,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发力,亮点纷呈;实现税收收入占比全市53.81%,与全市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整体来看,园区上半年展现出良好经济态势和韧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正在引领我市向“万亿GDP城市”大步迈进,助力我市“全面振兴新突破”实现首战告捷。 来源:大连市商务局官网
为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发挥大数据在产业精准招商中的作用,市商务局开发建设的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8月正式对外上线运行。平台服务于全市各级招商引资部门、招商一线工作人员以及意向来连投资的境内外客商,用户只需登录大连市商务局门户网站,点击“投资指南”即可选择进入。 我市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包含内资产业招商、外资产业招商、精准招商、项目管理及信息发布五大模块,内嵌5300余万条全国内外资企业数据、20余万条境外重点国家地区企业数据以及300余条国内外产业头部企业榜单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导航、智能分析、科学管理、信息开放”为一体的产业招商功能,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向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科学定位招商目标产业,采取可视化形式辅助全市招商人员掌握我市、全国及国内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并科学确定招商目标产业和目标地区。精准获取招商目标企业,结合产业招商引资需求,通过大数据筛选和分析,帮助招商人员精准获取目标客商及信息。实现外资项目全流程管理,利用信息化系统搭建从外资项目谋划洽谈到落地到资的全流程项目管理体系,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充分展示大连招商资源,通过对我市产业发展、投资政策、招商载体等城市资源的集中展示,帮助意向来连投资的客商一屏全面了解大连招商资源。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不断强化我市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宣传推广工作,组织全市各级招商引资部门利用好平台开展“数字化”招商,切实把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打造成为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大连市商务局官网
7月19日,东北地区首个国际人才服务综合体——大连金普新区国际人才港暨RCEP·大连自贸片区国际人才港和大连自贸片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建设“两港一中心”是大连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将为来连国际人才提供全方位、一体化、一站式综合服务,让国际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助力大连对外开放和创新高地建设。 大连金普新区国际人才港暨RCEP·大连自贸片区国际人才港位于大连片区自贸大厦,具有国家级新区人才政策和自贸片区人才制度先行先试两大优势。国际人才港以“佳体验、高效率、优服务”为目标,通过整合大连市、金普新区及自贸片区相关部门和机构职能,为国际人才提供创业就业、居留旅行、法律援助、语言文化、社会融入等一站式服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人才服务综合体和人才资源配置枢纽,以系统集成的服务,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助力金普新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金普新区国际人才港重要服务平台,大连自贸片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也是大连市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位于自贸大厦三楼,面积400平方米。中心以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为方向,以服务国际人才从业自由为宗旨,在全国率先采用“多单位联动、多内容融合”运行模式,集成公安出入境、科技、教育、卫生、民政、文旅、税务、社保、医保、公证和法律服务等近20个机构的外籍人员服务事项60余项,确保金普新区外籍人员“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可为金普新区、自贸片区涉外企业及外籍人才提供签证证件办理服务;为区域内企业邀请入境从事紧急商务、工程抢修或者具有其他紧急入境需求的外籍人才提供口岸签证申请服务。为列入“白名单”的金普新区3000余家规上及高新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在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可以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业务,方便新区涉外企业人才就近办理相关业务。 “我中心引入了口岸签证申请业务,此项业务特别针对新区外资企业较多的特点,为企业紧急入境外籍工人、商业客户提供签证保障,解决了因工程抢修、设备维护及其他紧急商务活动而来不及前往驻外使馆办理签证人员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在我市落地口岸后即可获得签证直接入境” 大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移民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帅介绍。 中心还可为外籍人才办理工作许可,并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工作许可、出入境工作类居留许可“并联办理,同窗发证”,外籍人员只需跑一次就可同时办理就业证和居留许可。此外,中心还为有意愿且符合条件在连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外国优秀留学生,提供政策与孵化支持。 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把国际人才服务作为更高水平扩大开放,引进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统筹各方优质资源、专业力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人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健全工作机制,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高质量推进国际人才从业自由,营造国际一流人才生态,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编审:党群工作部 图片:姜迎昕
随着国际往来和全球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我市不断拓展境外投资领域,扩大对外承包工程规模,取得了良好进展,企业对外投资意愿稳步回升。上半年,全市备案(核准)对外投资企业19个,较上年同期增加8个,同比增长72.7%;备案协议投资总额5758.8万美元,同比增长41.8%;中方协议投资额4494.6万美元,同比增长10.7%。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05亿美元,同比增长60.1%;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93.6%。 一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我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上半年,全市共备案(核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为2301.3万美元,占全市中方对外投资协议总额的51.2%。全市新签的16个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有15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占比达93.8%;对“一带一路”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88亿美元,占全市完成营业额总数的91.8%。 二是对外投资合作行业相对集中。上半年,全市对外投资备案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农林牧渔业、进出口贸易和商务服务业。其中,制造业中方备案投资额为2947.4万美元,占总额的65.6%;农林牧渔业中方备案投资额为1230.5万美元,占总额的27.4%;进出口贸易类中方备案投资额为199.2万美元,占总额的4.4%;商务服务业中方备案投资额为117.5万美元,占总额的2.6%。 三是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上半年,全市正在执行的对外承包工程43个项目中有 5个项目合同额超亿美元,2个项目合同额接近1亿美元。中冶焦耐合同额2.4亿美元的德天焦化(印尼)项目,是公司海外市场单一最大产能和第一个海外EPM项目,为我市对外工程承包最大的冶金类建设项目;东电二公司通过模式创新,投资参股的菲律宾共享通讯塔EPC总承包项目进展顺利,另一个EPC总承包项目—菲律宾巴拉望生物电站项目进入运维阶段;华锐工程的澳大利亚阿特拉斯犹他二号料厂改造扩建项目是公司集设计、采购、制造、安装、服务等一体的EPC总包项目。上半年中冶焦耐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3亿美元,带动作用明显。 四是对外承包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6个,其中7个为设计咨询类项目,占比达43.8%。中冶北方新签的4000万美元塞拉利昂新唐克里里铁矿二期1200万吨/年选矿工程成套设备项目是中冶北方在非洲开辟的第一个选矿工程EP总承包项目;华锐工程新签的印尼金光集团OKI纸厂二期储罐EPC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4535万美元;中冶焦耐的印度JSPL公司6.78米捣固焦炉和260TPH干熄焦项目,创造了中冶焦耐技术出口的多个第一。
Convenient enterprise service channel
电 话 | 0411-88535035
0411-87540818
传 真 | 0411-87180627
邮 箱 | webmaster @ dlftz.gov.cn
地 址 | 大连保税区洞庭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