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大连自贸片区建立“集中登记场所管理风险防控体系”护航企业合法经营
    发布部门: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发布时间:2023-10-26 08:32:14浏览次数:4534次

            大连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住所限制和规范住所登记管理的通知》精神,自2017年实施“集中登记场所管理服务”举措以来,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切实降低了企业创业初期商务成本,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运行效果良好。为更好规范“集中登记场所服务”,助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片区通过“源头把控+智能核验+数据共享”,创新建立“集中登记场所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在有效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合规经营企业的保护,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片区企业行稳致远。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为进一步规范集中登记场所管理,片区修订了《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集中登记场所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机构职责,增加入驻企业异常管理规定以及不适宜以集中登记场所地址作为住所登记的情形等条款。《办法》的修订,从源头上消除了潜在风险,为合理释放住所登记资源,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同时将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器、招商平台等提供集中登记场所的服务机构或托管机构纳入监管。
            (二)建立智能核验系统。通过“法人空间”建立“集中登记地址申领”模块,企业只需录入统一信用代码,系统自动抓取数据,全部信息智能生成,无需手动填报即时生成申请信息,企业只需数字签名即可完成场所申领。同时,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数据智能比对,精准核验法人实名认证信息,实现法人姓名、身份证、实名注册电话号码三要素的实时有效认证。
            (三)引入司法部门参与。在企业申领环节,添加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企业承诺确认的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真实、准确,方便司法、监管部门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同时,为加强与司法部门的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与法院、公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切实解决了集中登记地址后续送达问题,也为集中登记场所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
            二、实践效果

            (一)智能核验,破解企业虚假注册。随着集中登记场所管理服务实施以来,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企业创业活力得到有效释放。但也有少数投机钻营者,提供虚假信息骗取企业登记。通过系统核验,有效保证了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快速完成住所申领,最大限度地杜绝虚假登记。
           (二)数据共享,缩短文书送达周期。法律文书在送达过程中,时常因企业注册场所无法找到,而联系不上企业,只能采取公告送达的形式,导致案件审理周期延长。通过法律文书送达确认书明确了送达地址及电子接收方式,可实现快速送达。通过数据共享,助力司法机关法律文书高效送达,破解“送达难”“送达慢”的问题,加速案件处理,切实保障合规经营企业权益。
            (三)数字签名,认证即完成签署。以往电子签名系统由触摸屏和手写互动软件构成,用手指或笔在屏幕上签字,但并不能够真正体现真实签字,也增加录入环节。针对送达地址确认环节采用数字签名,包含签定时间戳,身份信息,短信验证防伪字符串等,实现可追溯。数字签名方便、快速,只需完成认证即可完成数字签名。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片区将持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探索建立入驻企业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链条,进一步降低企业办事成本。通过优质、便利的政务服务,护航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持续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持续营造“国企愿来、外企敢来、民企争来”的投资氛围,不断增强企业投资自贸、投资金普和投资大连的决心和信心,为片区经济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基础。
            文字:庄树国、徐波、李天顺、王颖